相信唔少人對於成為一個Alpha組長,可能都有大大小小唔同嘅擔憂,其中一個可能最多人擔心嘅應該就係:
「如果啲組員問我一啲我唔識答嘅問題咁點算啊?」
而其中一條最多未信者會問嘅問題莫過於:
「神點解任憑苦痛存在喺世界上?」
我哋當然未必答到佢哋嘅疑問,但我哋可以多角度了解呢個題目,讓小組討論嘅時候可以互相啟發思考。甚至你可以分享啲文章畀佢睇,就好似呢篇咁。
千百年來,一眾神學家、哲學家都耗盡心力在這門課題上面,但仍未找得到一個簡明完備的完美答案。聖經不是學術著作,關注的不是理論,而是實際生活,因此不會以哲學論文的格局討論「苦痛」——不過舊約、新約作者都曾以不同的形式,或直接,或間接的論到苦痛。以下我們會按幾條線索探究這課題。
第一,係自由意志。(https://hk.alpha.org.hk/free-will/)
第二,神可以化苦痛為恩典。
苦痛本身決非好事,但神可以化苦痛為恩典。譬如說,神可以藉著苦痛引領人歸向耶穌基督。
神藉著歡笑對人耳語,藉著良知跟人交談——卻藉著苦痛向人呼喊——苦痛是神的揚聲器,用來喚醒耳朵發沉的世人。⋯⋯神的揚聲器無疑叫人不快,甚至驅使一些人走向悖逆神的不歸路,但對身陷諸般罪惡的世人來說,苦痛是引領他們悔改的唯一契機。苦痛可以撕破人的矯飾,在人那剛愎自用的心田之上,播下真理的種子。
基督徒都經驗過魯益師上述說話的實在。我們也可能認識一些人,他們身處生離死別、分筋裂骨的苦痛之中,才首次思想神的事情。
神也可以藉著苦痛引領基督徒步向完全——甚至主耶穌也是「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」(希伯來書5:8),換言之,神以苦痛磨練我們的品格——新約聖經的意象是「管教兒女」。希伯來書作者說:「生身的父,都是暫隨己意管教我們,唯有神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,使我們在他的聖潔上有分。凡管教的事,當時不覺得快樂,反覺得愁苦,從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,就是義。」(12:10-11)
使徒彼得用了另一個意象:「煉金」。彼得先提醒信徒他們會落在「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」(彼得前書1.6),然後解釋神為甚麼容許苦痛臨到他們身上:
「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,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,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,得著稱讚、榮耀、尊貴。」(彼得前書1:7)
神也可以藉著苦痛叫我們的生命更見豐茂。主耶穌說園丁怎樣修剪枝子,神也怎樣整治我們:「凡結果子的,他就修理乾淨,使枝子結果子更多。」(約翰福音15:2)
很多基督徒的經歷告訴我們:神的確可以把苦痛化作生命的凱歌。大有醫治恩賜的傳道人威格沃思(Smith Wigglesworth)說過:「不尋常的信心,從不尋常的爭戰而來;不尋常的見證,從不尋常的試驗而來;不尋常的勝利,只可以從不尋常的挑戰而來。」
可能很多人會對神說:「我對現況很滿足!拜托你不用費心,不要管我好了!」但正如魯益師指出,我們這樣說,無疑在求神愛我們少一些。
畫家不會在意自己隨手畫來哄小孩子的畫作,即使作品並非十足滿意,也會一笑置之。但如果他畫的是畢生力作——他深愛(就像男女之愛,母子之愛)的作品,就一定會不厭其煩的畫完又改、改完又畫。如果畫布有知,眼見自己身上的顏料被刮完又補、補完又刮,它可能反而希望自己是一幅塗鴉好了。同樣道理,我們很多時候會「甘於平凡」,寧願神「放過」我們——如果神應允我們,他對我們的愛就不是增加、而是減少了。
神也常常藉著苦痛實現他在我們身上的美好旨意。保羅說:「萬事都互相效力,叫愛神的人得益處,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。」(羅馬書8:28)
聖經中的約瑟就是典範(創世記37-50章)。約莎被兄弟棄絕,被迫與心愛的人分離,更被賣到埃及去,二十年不得見父親的臉;後來又在埃及身陷冤獄,有十三年之久,不斷經受引誘試探,卻默默忍受一切苦楚,終於在三十歲成為埃及宰相,不但拯救了自己一家,更拯救了神所揀選的全族。約瑟在晚年與兄弟談到自己所受的苦,他這樣說:「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,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,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,成就今日的光景。」(創世記50:20)
很多時候,身在局中的人,實在難以理解神的通盤計劃,正如約瑟在年幼時,也根本不明白神的佈局。我們面對眼前的苦痛,可謂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」,難以識破苦痛的疑惑。
討論至此,我們應該可以稍稍明白苦痛的意義:神可以藉著苦痛引領人歸信基督,邁向完全。不過時雖如此,苦痛的神秘面紗仍在,有待我們深究。
節錄自《尋尋問問》
[甘力克 著;黃大業 譯]
=================
如想閱讀全本《尋尋問問》
可以在 https://hk.alpha.org.hk/shop/ 購買
[網上書店 -> 跟進資源 -> 信仰生活]
書中提到7個最多人在啟發裡會發問的信仰難題
立即點擊了解更多
=================